19世纪美国产棉时代的到来使美国成为了占据第一位的棉花大国

详细介绍

  一种诱人的解释认为,棉花栽培在美国南方各州的兴起,正是与西印度群岛的生态绝境有关。美国的棉花种植在1791年的时候能够说是基本不存在,而在两年之后的1801年,美国出口到英国的棉花已经和整个西印度群岛相当。

  1811年,美国销往英国的棉花达到43900吨,占英国工厂使用棉花总量的56%.后来闻名的“棉花王国”在整个19世纪上半叶持续发展,到1860年代初,它为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产业奉献的棉花每年超过400万捆。然而,19世纪美国棉花种植的成功,却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棉花栽培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在北美大陆开始扩大?

  棉花栽培在17世纪早期被引入北美,但和靛蓝、烟草和稻谷不同的是,它没能成为一种成功的经济作物。在北美殖民地独立之前,棉花栽培被认为对英国的毛料销售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因为它会推动本土纺纱业的发展。弗吉尼亚和南、北卡罗来纳州有一些栽培,但出产的棉花“等级差”,只能用来生产低档纺织品。

  从殖民统治中的脱离,为获得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重新缔造了产业前景:在所称的“本土纺织观念”的影响下,任何一种能通过纺纱和织布取代英国进口纺织品的纤维原料,都会被认为是好东西。棉花可用于本土纺织的潜力,或许就是18世纪末棉花栽培扩大和质量得以改进的原因。如在1775年,弗吉尼亚州众议院就立法规定,“拥有合适土地的所有人,须得栽培和种植亚麻、和棉花,产量不仅要够自家所用,还应有适当多余数量供给他人”。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棉花在布料生产当中逐渐重要,因为传统的英国毛料、麻布和棉麻粗布的供应已陷入停顿。原棉的本土消费是重要的,但不足以解释棉花栽培在美国所达到的规模。如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西印度群岛那样,1790年代美国的棉花栽培恰好出现在数种大宗商品的价值的急剧下跌之时,比如烟草、稻谷和靛蓝,其原因是市场供过于求。然而,棉花的栽培却并不一定有利可图。

  在美国生产的短纤品种,不能用传统的轧棉机器进行轧花。在田里采摘棉花即使是使用奴隶劳动力,也十分不合算。1794年,伊莱·惠特尼(EliWhitney)推出了一种新的轧棉机,正如阿克莱特的机器对于棉纺织业一样,它对于棉种植业也是一种革命。惠特尼的锯齿轧棉机,是对劳动密集型绿种子棉花清理的一种补救措施。这种棉花品种在美国南方很常见,与欧亚大陆的棕色种子的棉花不同,用传统的轧棉工具无法有效地对它进行轧花。

  惠特尼之前不少发明家曾试图提供技术上的处理方法(但没取得完全成功)。惠特尼用装填了锯齿线的箱体改进了机器。原棉被卷入箱内,纤维被分离出来而种子被留下。它极大地减少了清理棉花所需的劳动力。据说在1794年之前,清理1磅棉花需要一天,而使用惠特尼的机器,“一名黑奴一天能生产50磅干净的棉花”。清理棉花和轧棉的机械化,只是棉花种植在美国得到扩大的部分原因。从西印度群岛引进的短纤棉花品种,不仅质量差、难以清理,而且还难以抵御北美大陆较为恶劣的气候。

  18世纪中叶在南卡罗来纳大规模栽培靛蓝的先驱者伊莱扎·卢卡斯·平克尼(ElizaLucasPinckney)曾抱怨说,1741年6月的一次霜冻“毁掉了这里种植的棉花、几内亚玉米和大部分生姜”。在一种新的棉花品种“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被培育出来之后,一种如今被称为“陆地棉”的棉纤维新科目被引进美国。这是一种抵抗力较好的植株,可承受一些霜冻,且能够在盐碱土地上生长,同时还能出产更多数量的长纤维棉绒,因而使得机器清理更容易。尤其是因为它能抵抗霜冻,因此栽培扩大到了密西西比和田纳西西部,而之前的棉花品种在这些地区都无法生长。这是西印度群岛种植园和美国南方种植园的又一个重要区别。

  西印度群岛的棉花栽培一直因使用处女地而受到地理限制。而相反的是,棉花种植园在美国的扩张,依赖的却是广袤而绝非无人居住的地域。棉花州密西西比州于1817年的建立,以及两年之后的阿拉巴马州的建立,具有深远的生态和社会影响。的确,森林被砍伐,运河得以修建,景观发生了变化。但是,这是美洲原住民居住的地区,他们常常被武力逐出他们的土地。查特胡奇河(Chattahoochee)和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洲原住民的土地,据估计有上百座村庄,容纳着至少30000人口。棉花的冲击力对于印第安人生活的社会结构是毁灭性的。

  许多印第安人别无选择,只能成为新城镇和种植园的季节性劳工(特别是妇女)或者流动小贩。棉花生产的扩张,同样还意味着奴隶人口的转移。1790年,在棉花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前,百分之五十的奴隶都集中在马里兰和弗吉尼亚。在1790年代,美国南方的奴隶不足700000人,密西西比的奴隶还不到3000人。一代人之后的1830、1840年代,他们成为了奴隶制的基石。到1830年,密西西比已经有了66000名奴隶,而在1850年,整个美国南方的奴隶人口已达四百万。美国原棉的产量从1820年的334000捆,跃升到1840年的135万捆,再到1850年的240万捆,其中阿拉巴马、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的产量占一半以上。

  据估计,有850000名奴隶,特别是年轻力壮者,不得不离开他们在弗吉尼亚、马里兰、特拉华、南卡罗来纳和肯塔基的聚居地,被卖到棉花开拓地充当劳动力。这是一种“新奴隶制”,这种制度,尽管有理想化的表述,但却是以更恶劣的工作条件为特征。随着棉花开拓地的扩张,奴隶们往往都是被成群地雇用,通过砍伐森林来建立种植园。这种以砍伐森林来建立的内陆棉花种植园,在专业化方面与西印度群岛也不一样。西印度群岛的棉花栽培在小块土地上,常与其他作物混种。在美国南方,小生产者很难有空间。

  据说一位时评员曾看到“(美国)北方,还有英国的许多劳工的住处,比我所见过的普通种植园中棉花种植者的住处,其环境的舒适程度要高一倍”。小规模生产根本没办法与集中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的单一栽培进行竞争。按照一位历史学家的说法,这些都是“全世界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农场”。在轧棉机推动加工集约化的同时,英国日渐增长的需求给土地和劳动力带来了压力。棉花种植园开始步入“产业化”。在旧的蓄奴州,奴隶生活在家庭中,有权养狗(用于打猎)、养鸡养鸭。他们栽培果蔬,可以到公开市场去出售出产的作物。他们周日休息,有时候甚至周六下午也能休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一名被贩运到佐治亚种植园去工作的奴隶所描述的那样,南方是“一座小地狱”。奴隶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利,遭受最残酷的剥削。栽培的集约化,导致更长的上班时间,导致劳动力的分工和工作的专业化。在寒冷的季节,奴隶们需要修理藩篱、砍伐树木,霜冻一结束就要赶快清理土地并施肥。

  棉花种植之后,跟着是仲夏的棉花间苗(将植株进行清理的劳动密集型作业)和去除杂草。从8月中旬开始,棉花进入采摘期。这是劳动紧张的阶段,大量的奴隶因此而病倒。这种无休止的劳累甚至到了12月都无法减轻,因为此时第三次摘棉结束之后,棉花又有必要进行加工。19世纪美国棉花生产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仅是它惊人的扩张或它的“产业强度”,而且还在于大部分的棉花都用于出口。棉花顺河而下被大批运至棉花市场,如佐治亚州的查尔斯顿、萨凡那等地。

  在这些地方,代表英国和欧洲工厂的买家们,通过“棉花代理”从中斡旋来订购不同质量的棉花,棉花代理获得售价4%至12%的费用。除美国内战期间之外,在整个19世纪,美国棉花的出口占其出产的一半以上。美国拥有几乎无穷尽的土地、丰富的劳动力,以及发达的基础设施和信用体系,棉花贸易由此繁荣发展起来。

  自18世纪晚期起,美国南方的棉花开始被纽约的商人运至新英格兰地区。这些商人充当着国际市场,尤其是与英国的贸易的联络人。这被定义为一种新殖民主义体制,在其中,美国北方以及欧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因劳动力的国际专业化而得到推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