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5亿亩,同比增加90多万亩,为保障秋冬蔬菜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
蔬菜产量大了,随之而来的“尾菜”,也就是新鲜蔬菜的残叶总量也不小,约占蔬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如何能减少蔬菜浪费,来看山东的探索↓
眼下,山东日照莒县陆续进入秋笋采收季节,在芦笋大棚里采收上来的绿芦笋,会第一时间送至收购点,经过简单分选修整后,一部分作为鲜菜直接送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超市,还有一部分会送至加工厂,加工成速冻芦笋等产品,销售到国内外。而在收购点和加工厂的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了大量加工时剥落的芦笋老茎等废弃物。
莒县芦笋收购站工作人员来永英:我们收购的芦笋有28厘米那么长,销售裁剪到21厘米左右,加工厂要求切18厘米,切除的部分浪费太大。
采收、加工芦笋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刚采摘下来的绿芦笋若不经过特殊处理,根部很快就会变老、纤维化,常温下两三天就会脱水变蔫。莒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芦笋加工出口基地,绿芦笋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
山东恒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发家:出口的标准因为要求比较严格,加工到8~18厘米,所以中间肯定要产生一定的废弃物,我们现在根据相关要求,一般一斤芦笋三分之一要浪费,这也是我们一个很苦恼的问题。
于发家和记者说,绿芦笋营养丰富,他们加工制作的速冻芦笋罐头,在日韩、欧美等地区很受欢迎,但面对大量扔掉的芦笋尾菜,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山东恒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发家:我们自己曾经尝试过,作为芦笋粉开发,但是由于口感粗糙没有市场,也非常希望有关专家,能帮忙给解决一下。
芦笋尾菜的大量产生和浪费,困扰着这些加工公司,也是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难题。
莒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研究员门庆永:我们莒县一年可产生4000吨左右的尾菜,以前芦笋尾菜大部分都做了饲料,直接喂了牲口,有的还直接当垃圾处理掉,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一边是缺少利用技术,而另一边是寻找果蔬产后综合利用市场。2022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在山东多地展开“果蔬采后加工”试验示范,在门永庆的牵线搭桥下,科研团队和加工公司开始了尝试合作。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研究员宋烨:芦笋是世界十大蔬菜之一,芦笋老茎当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占到干重的70%以上,氨基酸含量占到1%到2%,同样明显高于其它的蔬菜。
蔬菜加工后的下脚料,处理得当才能变废为宝。芦笋“尾菜”在处理时有含水量高、粗纤维含量高、易腐烂、难贮运、难打浆等特点。怎么样才可以让有着丰富营养和经济价值的绿芦笋,实现全价值利用呢?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所长吴茂玉:关键技术“变废为宝”。第一是快速脱水变原料;第二是蒸汽爆破增活性,我们采用蒸汽爆破技术,把活性成分从细胞壁中释放开来,多糖、多酚、皂苷等活性成分也明显提高,下脚料变身为高活性的功能性原料。
对于企业想尝试开发的芦笋粉,在科研团队的帮助下也成功圆梦了,实现了资源的全值化利用。三个“妙招”的使用,让芦笋“尾菜”利用有了质的突破。芦笋粉、芦笋面条、芦笋汁、芦笋茶等等一系列利用芦笋“尾菜”所开发出来的产品,销往周边市场,获得市场欢迎。
我国水果、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达到3.27亿吨、8.28亿吨和4200多万吨,按照废弃物产出量30%计算,年产出量近3.6亿吨。
传统的果蔬废弃物利用,除了做饲料、做生态肥,如何做成更具市场潜力的高价值产品?走进济南果品研究所。
总台记者柳栋:这瓶粉末是科研人员长达20多年的技术攻关后,从苦瓜的尾菜当中,所提取出的苦瓜浓缩粉,它目前作为食品原料,被普遍的应用在餐饮和大健康食品当中。它能改善食品原有的风味,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目前苦瓜尾菜的资源利用率,已达到了90%以上,而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是很先进的。
作为国家长期致力于果蔬采后、产后和综合利用的重点科研机构,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目前正在牵头组织制定《果蔬全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导则》国家标准,面向行业广泛推广果蔬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研究员马超:我们在金针菇、西兰花等综合利用上,做了很多的探索。在果品的皮渣利用方面,像我们的苹果皮渣,能提取出来有很好抗氧化作用的苹果多酚,可以开发出一些功能性的保健食品,以及化妆品等等,实现它的价值十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
菜根、菜叶、果皮……这些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手扔掉的果蔬废弃物,在科研人员的研究下,变身成为一个个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产品。除了实验室外,研究所里还设有中试加工车间,解决了从实验室样品到企业产业化商品中间脱节的问题。截至目前,研究所已经对15种果蔬废弃物进行了研究和中试。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化的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能提高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样的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地推进环境治理,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好像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