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线上有群翻译没有晨昏

  晚上6点半,天色将暗,“上班族”像鸟儿一样陆续归巢,贾芳也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门。就在这时,工作手机响了。

  对方先给贾芳拜年,随后线年能促成与我国科技部签署合作协定。他的语气挺急,贾芳二话不说,立即打开电脑传送有关的资料,并利用微信视频进一步沟通、接洽。

  这一天是2月15日,坐标宁夏银川。贾芳是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信息宣传部一名阿拉伯语翻译,当天部门与她一起加班的,还有另一名阿语翻译马成忠、英语翻译尹静静。

  “摩洛哥和中国有8个小时的时差,经常是咱们这边已经下班了,那边才开始工作。我们24小时没有一刻是完完全全属于自身个人的,随时有任务,随时就得办公,凌晨两点多睡觉是常态。”贾芳说。

  2015年1月5日,科技部批复由宁夏牵头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同年9月10日,中心揭牌。

  这个由科技部和自治区政府共建的国家级技术平台,旨在凝聚和培养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构建覆盖中国和全球22个阿拉伯国家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促进区域创新合作与发展。

  从此,中国高铁、北斗卫星、航天通信、现代农业等先进的技术及装备源源不断地向阿拉伯国家转移输出,开启了中阿技术转移与科学技术合作新纪元。

  贾芳、马成忠、尹静静的职责是为科技部及国内科研单位、科技项目承担援外培训工作。他们要按照阿方实际的需求,在我国寻找配套资源为其进行有关技术培训,再全程翻译。

  除夕夜,举家团聚;正月里,走亲访友。由于阿拉伯国家不过春节,商贸往来活动照常,几位翻译的假期也被一个个跨国电话打得支离破碎。

  埃及农业和土地改良部下属的一个农业研究中心,想在节水灌溉、绿化方面寻求帮助;阿联酋沙迦对海水淡化、遥感、通讯及航天技术感兴趣;苏丹高教科研部和非洲科技城想通过中阿技术转移中心促成与我国科技部牵线搭桥,签署科技合作协定;尼日利亚希望能尽快促成合作,在材料方面寻找中国企业进行材料加工,并有技术突破;阿拉伯国家海洋运输学院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打算在淡水养鱼、育苗培育方面合作;埃及发出了2019年的技术培养和训练需求,中心及时与大连海事大学联系,双方最终达成对接……

  “手机不能静音,更不能关机。外方打进电话都是通过部里国际联络处转接的,很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待命。”谈及电话不通的后果,贾芳说了三个字:“很严重”。

  原来,在代表团访问或外籍人员来华过程中,翻译是其唯一联络人。当他们遇到航班咨询、境内安全检查等问题时,都需要向联络人进行身份确认,如不合乎条件,则有可能被遣返回国。

  2017年,中心给每位翻译都配备了一部工作手机,除了安装诸多专用软件,另一个重要缘由是防止占线,避免阿方来华人员失联。

  “科技翻译与其他领域不一样。”马成忠对此深有感触。一方面,科技词汇常常是几个词的合成,语法上没有一点关联;另一方面,科技类专业词典很少,但更新很快,很多还是外来词。

  这尤其为阿语翻译提出了很大挑战。尹静静与两位阿语同行沟通了解到,相较英语词汇量,很多科技词汇在阿语中并无对应,此时将其翻译成英语则会更准确一些。

  这就需要他们边干边学,不断充电,互相请教。每场翻译之前,他们都要对发言者的个人资料、说话习惯、演讲内容、专业术语、所涉政策及保密原则等熟稔于心。如此,当对方在表述观点时,他们都能迅速、准确、安全地表达出来。

  去年,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刚满3周年,已在8个国家建立双边技术转移分中心,多个项目顺利签约并达成合作,中埃医学健康联合实验室、摩洛哥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等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国所有的领域的技术突破能吸引更加多世界目光。”新的一年,中心主任李国锋写下新的寄语。

  6月30日,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期间,位于乌鲁木齐市国际会展中心的室外展区,一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