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岁的张秋儿,是甬派旗袍创始人。从小在奉化长大的她对衣服的认知,最早是从“国防绿”“蓝蚂蚁”开始的。“衣服就那么几个颜色,黑色、蓝色、绿色、灰色,样式也就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这几种。男男女女都是那样穿,冬天一件派克大衣,我们小孩子还会穿两用衫。”回忆起小时候,张秋儿满是感触,那时候的穿着单调,注重功能性,却也充满了那一代人独特的时代记忆。
1984年,16岁的张秋儿初中刚毕业就到了姑姑的服装厂做学徒。在工厂里,原本只负责一道工序的她“偷”着学会了流水线上的所有工序,并能在各工序间转换自如。从1984年到1992年,张秋儿从工厂做到了社办企业,做的衣服则都是以西装、中山装、大衣为主的“老三件”。
“那时候都以加工为主,颜色也都是藏蓝色、黑色,我印象很深的有一款咸齑色的西装。”张秋儿笑着说,自己结婚时丈夫的西装也是由她亲手做的,“那时候做的最多的还有麦尔登呢大衣。”张秋儿口中的麦尔登呢大衣,在那时为男士所推崇,既挺括又保暖。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接触定制服装。”张秋儿回忆道,当时香港、台湾的客人都会到上海定制西装,量体裁衣,衣服的颜色也不仅限于黑、灰、藏蓝,“在藏蓝的基调上出现了白色或者红色的条纹。”
在上海的日子里,张秋儿开始慢慢接触了旗袍的制作。“1995年,我自己在上海开店,一开始都是以套装、套裙为主的基础款女装,渐渐地就有客人要求做旗袍。不过当时的旗袍款式还相对简单,都是斜开襟,开叉的长度也相对保守。”张秋儿说。
到了1997年,张秋儿从上海黄浦江畔回到宁波三江口。“那时候,西河街真的是服装一条街,定制一条街,做西装的、做女装的、卖成衣的,各种服装店都有。”张秋儿也将她在宁波的第一家店开在了这里,“当时大家都有做衣服的习惯,年年都会做几套,尤其临近过年的时候,都是排队来做衣服。”回想起这些往事,张秋儿还都历历在目。
对张秋儿而言,2000年是很重要的一年。那一年,她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她的中式服装也做得风生水起。
“那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穿的好像都是中式服装,一下子带起了这股风潮,来做中式服装的人慢慢地多。”当年走在大街上,总能看到传统的立领对襟、开襟、连肩袖。衣服的纹样上,也都是海水江崖纹、万字纹这些代表传统纹样的精华。盘扣、镶滚的传统工艺更是大受欢迎。色调上,红、蓝、金、黑、棕,丰富多彩。
2012年,传统文化再度兴起,旗袍的热度又重新被燃起。“现在来做旗袍的,老老少少各个年龄段都有。”张秋儿告诉记者,有些客人隔段时间就会来做一件旗袍,追求的就是旗袍的那种美感,“如今很多小朋友也会来做旗袍,就是为了弹古筝、弹琵琶的时候可以相得益彰。”
旗袍的样式和色彩比以前丰富了许多,旗袍的样式,有斜开襟、直开襟、圆开襟等,面料有真丝、棉麻,花色也慢慢的变多。张秋儿所创制的甬派旗袍更是将江南水乡的温婉灵动融入其中。“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旗袍,这是我最开心的,尤其许多外地的朋友喜欢,我更开心。”在张秋儿看来,旗袍是文化的载体。
如今,她将工作室开到了老外滩,她希望在这里通过旗袍将甬派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她更希望红帮裁缝能后继有人,将手艺和文化代代相传。